孕期不可吃抗生素!? 常見抗生素之懷孕安全性整理

  


更多資訊請見 Youtube頻道  Facebook網頁


    根據統計,約有四分之一女性在懷孕期間會接觸到抗生素。雖然市面上抗生素種類繁多,但大多關於孕婦或胎兒安全性資料尚不充足,導致有些媽媽因害怕對小孩的不利影響而傾向不治療。糟糕的是某些感染症狀 (ex.下泌尿道感染) 與胎兒的過早出生、體重過輕、甚至是出生後死亡率、自然流產風險息息相關

因此充分了解藥品的懷孕安全性,有需要時積極進行治療、且事先與醫師或藥師充分溝通相當重要。

到底懷孕了要注意那些抗生素使用呢?

下列為大家整理市面上常見成分的安全性資料

 


本篇文章包含下列內容

一、氨糖類抗生素(aminoglycoside)

二、FQ類抗生素(fluoroquinolones)

三、四環黴素( tetracyclines)

四、其他相對安全的抗生素成分

五、常見抗生素懷孕分級表

 

摘要總結:

1) 對胎兒安全的抗生素

beta-lactams類、萬古黴素(vancomycin)、呋喃妥因(nitrofurantoin)克林達黴素(clindamycin)弗斯黴素(fosfomycin) 甲硝唑(metronidazole/1)

2) 不安全、禁止使用的抗生素

FQ(fluoroquinolones)、四環黴素( tetracyclines)streptomycin (氨糖類)

【註1 Metronidazole孕期前三個月為 禁忌使用


 

一、氨糖類抗生素(aminoglycoside)

    Amikacin, gentamicin, streptomycin, tobramycin為此類中最常處方的成分。因氨糖類抗生素可穿過胎盤而影響胎兒,故在懷孕時暴露可能造成幼兒的毒性反應,尤其在孕期前三個月時更需小心。

國外曾有case report 提到,孕期前三月接觸streptomycin可能導致胎兒的聽力損傷、甚至造成先天性失聰(congenital deafness)。故美國FDA特別要求streptomycin在仿單上加註黑框警語(box warning)以提醒醫療人員、且將streptomycin的懷孕安全分級歸為D(孕期前三月)

(FDA懷孕安全分級依序為A, B, C, D, X。通常A級為最安全、而X級為絕對禁忌)

 

 

二、FQ類抗生素(fluoroquinolones)

    FQ類抗生素的懷孕安全比較特殊一些 (fluoroquinolones, 氟喹諾酮)雖然此類大多屬於C級,但醫事人員通常會避免讓孕婦暴露在fluoroquinolones的各種成分中。多篇動物試驗顯示,孕期接觸fluoroquinolones與胎兒的腎毒性、心臟缺損、中樞神經損傷可能有關聯。此外動物研究也發現,FQ類抗生素會顯著影響動物胎兒的軟骨、硬骨生長,且持續的暴露會加重此風險

儘管近期有研究者提出,因動物設計大多規模不大、試驗設計不良,FQ類在人體使用不一定會造成如小動物般的諸多問題,但這些論述仍無法保證母親與寶寶的絕對安全。

基於上列現有的研究缺乏,故醫療人員僅於必要性大於潛在風險時才會處方fluoroquinolones給孕媽媽。

(C級說明: 人體使用風險尚未排除。某些小型動物試驗顯示有毒性,但尚無設計優良的人體試驗資料。絕大多數藥品都屬此類,一般認為C級藥品還算安全)

 


三、四環黴素( tetracyclines)

    四環黴素的懷孕安全分級為「D級」,也就是說已在人體試驗中證實有致畸胎性,故不可處方或使用於孕媽媽。

一般來說,此類藥品的身體穿透性與成分的親脂性有關,組織、體液穿透性強度依序為minocycline > doxycycline > tetracycline

    四環黴素可輕易的穿越胎盤,而若母親在懷孕三個月之後暴露,藥品會結合上幼兒的新生骨頭、牙齒等需要的鈣離子生長的組織中,進一步造成牙齒(或骨頭) 顏色的永久改變。另外四環黴素會導致胎兒的先天性缺陷 (congenital defects)、過量暴露也會影響肝臟細胞,甚至演變成肝毒性。因此,在懷孕五周之後禁忌使用四環黴素類的抗生素。

 

 

四、其他相對安全的抗生素

  (1) Beta-lactams

     所有盤尼西林(penicillins)與其成分的延伸物皆被FDA歸類為「B級」。

     penicillin加上beta-lactamase抑制劑的配方,也被認為具有不錯的安全性,故分類上一樣劃分於B (clavulanatesulbactam)

 

  (2) 頭孢菌素(cephalosporins)

     頭孢菌素於懷孕的研究已有長久歷史,醫療人員普遍接受頭孢菌素在懷孕期間的使用。FDA將所有cephalosporin的懷孕分級都歸為「B級」。

 

(3) 碳青黴烯類(carbapenems)

     Carbapenem類於懷孕相關的研究較稀缺,不同成份間安全性不太一致。從現有資料歸納得知,Ertapenemmeropenemdoripenem懷孕分級為「B級」,而同類複方imipenem-cilastatin則被劃分為「C級」。Carbapenem的使用應保留在患者對penicillins或頭孢菌素類過敏時才考慮。

 

  (4) GlycopeptidesLipoglycopeptides

     糖肽類中(glycopeptides)最知名的抗生素即為萬古黴素(vancomycin),萬古黴素通常會保留到嚴重的格蘭氏陽性菌感染 (gram-positive)IV bolus / infusion給藥後可輕易的穿越胎盤、且也會穿透到臍帶血中。

儘管Vancomycin尚無強力的臨床資料佐證,但一般認為在孕期第4到第9個月使用為安全的,FDA懷孕分級歸類為「B級」。

     Telavancinoritavancindalbavancin屬於脂糖肽類(lipoglycopeptides),一樣具優異的抗格蘭氏陽性菌活性(G+)。先前在動物試驗中,Telavancin被發現可能對胎兒損傷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(懷孕分級為C): 在大鼠、兔子與迷你豬上觀察到四肢、骨骼肌肉等級別不一的畸形,有時也會造成幼兒體重下降。

 

  (5) 巨環類(macrolides)

     一項超過千餘位受試者,暴露於包含erythromycinazithromycin clarithromycin、或roxithromycin等巨環類抗生素的人體試驗顯示,母親使用此類抗生素不會造成幼兒缺陷或畸形。且在孕期後三個月使用巨環類,也不會影響胎兒的胃腸器官生長[2]

在小鼠與大鼠試驗中,使用高於人體建議量四倍的azithromycin不會造成動物胎兒傷害,故醫療人員普遍相信azithromycin為安全的用藥選擇,懷孕分級為「B級」。

 

  (6) 磷黴素(fosfomycin)

     Fosfomycin可穿透胎盤障壁到達胎兒四周,但動物試驗中並無發現傷害性或潛在危險,懷孕分級也歸為「B級」。Fosfomycin於歐洲多為保留在多重抗藥性菌株使用(針劑),而在美國僅有口服劑型、多用於單純泌尿道感染(UTIs)

懷孕女性若有泌尿道感染情況,Fosfomycin(口服)為理想的藥品選擇,因其成分尚保有對微生物的高活性、使用便利、且具有孕期使用相對安全等特性。

 

  (7) 甲硝唑(metronidazole)

     雖然Metronidazole安全性為「B級」,但在懷孕前三個月時期禁忌使用

多篇研究提到,早期使用Metronidazole於陰道滴蟲感染(trichomonas vaginalis)可能提高胎兒早產風險 (preterm birth, PTB)。另外塞劑劑型之Metronidazole也曾有造成幼兒先天性腦積水的case report,故使用時需權衡可能帶來的利益與危害。

 

 

五、常見抗生素懷孕分級表[3]

學名

藥理分類

FDA

澳洲

說明

Amikacin

氨糖類 (aminoglycoside)

D

D

May cause hearing loss 

Gentamicin

氨糖類

D

D

May cause hearing loss

Streptomycin

氨糖類

D

--

May cause hearing loss

Tobramycin

氨糖類

D

D

May cause hearing loss

Tetracycline

四環黴素

D

D

Should be avoided

Minocycline,

四環黴素

D

D

Should be avoided

Doxycycline

四環黴素

D

D

Should be avoided

Tigecycline

四環黴素

(WHO分類)

D

D

Avoid in pregnancy unless benefits outweigh risks

Levofloxacin

FQ

(Fluoroquinolone)

C

B3

 

Avoid in pregnancy unless benefits outweigh risks

Ciprofloxacin

FQ

C

B3

Moxifloxacin

FQ

C

B3

學名

藥理分類

FDA

澳洲

說明

Penicillins

衍生物

Beta-lactams

B

A

Generally safe to use

Ampicillin

Beta-lactams

B

A

同上

Piperacillin

Beta-lactams

B

B1

同上

Amoxicillin

Beta-lactams

B

A

同上

Epicillin

Beta-lactams

B

--

同上

Metampicillin

Beta-lactams

B

--

同上

Cephalosporin

衍生物

頭孢菌素

(Cephalosporin)

B

A-B

Generally safe to use

Cefepime

四代頭孢菌素

B

B1

Generally safe to use

Cefpirome

四代頭孢菌素

B

B2

同上

Cefozopran

四代頭孢菌素

B

--

同上

Cefoperazone

三代頭孢菌素

B

--

同上

Cefotaxime

三代頭孢菌素

B

B1

同上

Ceftazidime

三代頭孢菌素

B

B1

同上

Ceftriaxone

三代頭孢菌素

B

B1

同上

Cefpodoxime

三代頭孢菌素

B

B1

同上

學名

藥理分類

FDA

澳洲

說明

Cefuroxime

第二代Cepha

B

B1

Generally safe to use

Cefaclor

第二代Cepha

B

B1

Generally safe to use

Cefmetazole

第二代Cepha

B

--

同上

Cefprozil

第二代Cepha

B

--

同上

Ceforanide

第二代Cepha

B

--

同上

Flomoxef

第二代Cepha

B

--

同上

Cefalexin

一代頭孢菌素

B

A

同上

Cefaloridine

一代頭孢菌素

B

--

同上

Cefazolin

一代頭孢菌素

B

B1

同上

Cefadroxil

一代頭孢菌素

B

--

同上

Cefapirin

一代頭孢菌素

B

--

同上

Cefradine

一代頭孢菌素

B

--

同上

Cefacetrile

一代頭孢菌素

一代頭孢菌素

B

--

同上

Cefroxadine

一代頭孢菌素

B

--

同上

Ceftezole

一代頭孢菌素

B

--

同上

學名

藥理分類

FDA

澳洲

說明

Doripenem

Carbapenems

B

B2

 

Use with caution only when penicillins or cephalosporins are not an option

Ertapenem

Carbapenems

B

B3

Meropenem

Carbapenems

B

B2

Imipenem + cilastatin

Carbapenems

C

B3

Vancomycin

Glycopeptide

B-C

B2

Appears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

Telavancin

Glycopeptide

C

--

同上

Dalbavancin

Glycopeptide

C

--

同上

Oritavancin

Glycopeptide

C

--

同上

Teicoplanin

Glycopeptide

B

B3

同上

Azithromycin

巨環類Macrolides

B

B1

Generally safe to use azithromycin

Erythromycin

巨環類

B

A-B

Use with caution and only if benefits outweigh risks

Clarithromycin

巨環類

C

B3

Telithromycin

巨環類

C

--

May use if benefits outweigh risks

Linezolid

Oxazolidinones

C

B3

May use if benefits outweigh risks

Tedizolid

Oxazolidinones

C

--

學名

藥理分類

FDA

澳洲

說明

Fosfomycin

其他類

B

--

Appears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

Clindamycin

Lincosamides

B

A

Appears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

Daptomycin

其他類

B

B1

May use if benefits outweigh risks

Fidaxomicin

其他類

B

B1

Limited data

Metronidazole

Imidazole

B

X()

B2

D ()

【註】Contraindicated During The 1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.

Nitrofurantoin

呋喃妥因

B

A

Appears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

Polymyxin B

Polymyxin

C

--

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. Careful monitoring of adverse events

Sulfamethoxazole + trimethoprim

葉酸拮抗劑

(folate antagonist)

C

C

Avoid in first trimester due to major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.

Should be avoided after 32 wks’ gestation due to risk of kernicterus

Isoniazid (INH)

抗分枝桿菌

C

A

監測肝臟功能

Ethambutol

抗分枝桿菌

B

A

監測肝臟功能

Pyrazinamide (B6)

抗分枝桿菌

C

B2

Should be given with INH.

Rifampin

抗分枝桿菌

C

C

May use if benefits outweigh risks

 

 

參考文獻

1. Areview of antibiotic use in pregnancy. Pharmacotherapy: The Journal of HumanPharmacology and Drug Therapy, 2015, 35.11: 1052-1062

2.BahatDinur A, Koren G, Matok I, et al. Fetal safety of macrolides. 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 2013;7:3307–11.

3. U.S.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. Medication Guides.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